实际上,感温变色颜料的变色温度不是一个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区间,也就是从变色开始至变色结束所包含的温度范围(T0~T1)。这个温度区间的宽度一般为4~6℃,有些变色精度较高的品种(窄区间品种,以“N”表示)其变色温度区间较窄,只有2~3℃。
通常,染料光变粉,我们将等速升温过程中,变色基本完成时所对应的温度 T1 定义为该感温变色颜料的变色温度。
2、感温变色循环次数:
取少许被测变色颜料,光变粉,用504环氧胶调匀,在白纸上刮样(厚度0.05-0.08毫米)室温20℃以上静置一天。剪取10×30 mm纸样。取600 mL烧杯二只,注入水。其水温分别为被测样品变色温度区间上限(T1)以上5~20℃和下限(T0)以下不小于5℃(对于RF-65系列油墨,水温分别定为T0=35℃,T1=70℃),并保持水温。将试样轮流浸入二个烧杯中,完成每次循环的时间为3~4秒钟。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可逆变色循环次数(通常,热消色系列的变色循环次数大于4000—8000次)。
1-1.连接料(树脂)黏度和固含量对色浓度和表面光泽的影响:
调墨油中树脂。由于变色油墨的选择对热敏变色油墨的色浓度和表面光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一影响对黑色墨更加显著中颜料的含量远**普通油墨,如果用普通油墨的树脂调制变色油墨会导致油墨因黏度过高而无法使用。因此,调墨时只能减少树脂用量而增加溶剂的用量,以使油墨黏度降低。这样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当印品的墨层干燥后,刮涂光变粉,由于树脂含量很少,不足以填平颜料之间的空隙,使得墨层表面凹凸不平没有光泽,从而对光线形成漫反射。所以墨层表观色浓度低而灰度高。对于黑墨来说,显得灰而不黑。(如果将此印品表面再罩印一层透明光油,彩色光变粉,可以明显感觉黑度提高)因此,热敏变色油墨的调制必须使用高含固量低黏度(低聚合度或低分子量)的树脂,这样才能获得良好效果。